当代吴氏

标题: 为抢2500年前的吴楚帛舟古战场,南京扬州吵翻天!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昨天 09:17
标题: 为抢2500年前的吴楚帛舟古战场,南京扬州吵翻天!
散装江苏内斗 为抢2500年前的吴楚帛舟古战场,南京扬州吵翻天!

散装江苏,网络热词,指江苏省各市县因行政、文化差异表现出的各自为政现象,被网友戏称为“苏联”“联邦江苏”“十三太保”。2025年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苏超”)通过“楚汉争霸”“太湖之争”等地域文化符号,将13个地级市的历史渊源转化为竞技场元素,赛事通过竞技互动消弭地域隔阂,被媒体评价为“不是城市的世仇,而是江苏的和解”,首次实现全省覆盖的民间足球赛事。 “散装江苏”的独特舆论形象,是网友“醉翁之意不在球”的关键。

2025年,山西长治牵头,联合了山东济南、菏泽,河南洛阳,还有江苏南京,五座城市,五大春秋战国古战场,联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长平之战、长勺之战、城濮之战、崤山之战、垓下之战,光听听这些名字,就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金戈铁马、诸侯争霸的年代。这本该是件齐心协力、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图片
这次申遗名单里,代表吴楚皋舟之战古战场的,是南京。消息一出,扬州的网友们瞬间就坐不住了。“凭什么?皋舟之战跟我们扬州没关系?”“南京吃独食,这事儿不能忍!”一场激烈的“键盘之战”就此拉开序幕,比当年的古战场厮杀还要热闹几分。

图片
南京网友率先开炮,他们甩出一堆古籍铁证,言之凿凿:“我们南京六合的皋舟隘,地势险峻,就是个天然的伏击圈!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连郭沫若这样的大佬都把‘皋舟’标在了我们六合,这还有什么好争的?”地形、史料、名人背书,南京这边可以说是底气十足。

可扬州老铁们哪能就这么认怂?他们直接掏出了考古硬菜,反手就是一记重拳:“别抱着几本旧书不放了,时代变了!我们扬州仪征的佐安城遗址,挖出来的青铜箭头都堆成山了!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场遗迹,你们南京有吗?”

他们还请出了文化学者站台,论证佐安城就是当年吴国军队坚守的大本营。毕竟,打仗总得有个据点吧?空旷的隘口怎么驻扎大军?双方你来我往,古籍截图与考古报告齐飞,专家论证共网友吐槽一色。

图片

战火从学术圈烧到了社交媒体,南京网友嘲讽:“就凭那几个箭头就想抢功劳?我们打的是高端局,讲究的是历史文献!”扬州网友则回敬:“证据面前,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实胜于雄辩!”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能让两座历史名城在2500年后还争得面红耳赤?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公元前549年。那一年,吴王余祭率领大军,与强大的楚国在此地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史书记载,吴军利用地形优势,在此地设下埋伏,一举擒获了楚国的公子宜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战,不仅改变了当时吴楚两国的力量对比,更在春秋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场争论的核心,正是这场关键战役的主战场到底在哪。就在南京和扬州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下场了。

图片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淮安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坚定地站在了南京这边。这下子,扬州网友更觉得委屈了。同在苏中,本是兄弟,淮安你这是背后捅刀啊!为啥?就因为南京是省会,是大腿?

图片
没那么简单。这背后,藏着一部几百年的“恩怨情仇录”。

首先,是文化上的亲近感。南京和淮安,都深受江淮文化影响,连说话的腔调都带着几分相似。老一辈的淮安人,一张嘴就是一股“老南京”味儿。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让淮安天然就觉得南京更“自己人”。

其次,是地缘上的唇齿相依。自古便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一个守着大运河,一个镇着长江口,历史上就是铁打的军事同盟。这种生死与共的战略关系,让两座城市早已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当然,最劲爆,也最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还是那道著名的“淮扬菜”。这三个字,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

图片

淮安人一直有个心结:凭什么“淮”字在前,“扬”字在后,这发源地的桂冠却被扬州摘了去?在淮安一些学者看来,“淮扬菜”的“扬”根本就不是指扬州,而是通假字,通的是古山阳县的“阳”,也就是今天的淮安。意思是,发扬光大我们淮安的菜系!他们能从《尚书》里的“淮夷贡鱼”,一直说到西汉枚乘的《七发》,来证明淮安才是中华美食的源头活水。

所以,当扬州宣称自己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时,可想而知,这深深刺痛了淮安人的自尊心。狮子头到底姓淮还是姓扬?软兜长鱼的祖籍究竟在哪?这笔账,还没算清呢!

有了这层“旧怨”,在皋舟之战这件事上,淮安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你抢我的菜系,我挺你的对手,逻辑就这么简单粗暴。

这场由申遗引发的“三国杀”,其实也折射出江苏城市间复杂的历史渊源。南京和扬州,一个是六朝古都、帝王之气,霸气外露;一个是烟花三月、风流富庶,温婉多情。历史上,它们曾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曾是唇齿相依的伙伴。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名满天下;而南京的“王与马,共天下”,则彰显了其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这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复杂情感,延续了上千年。

图片
正是因为这场争论,才让“皋舟之战”这个略显冷僻的历史名词,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它提醒我们,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是躺在故纸堆里的冰冷文字,而是活在我们血脉里的基因。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是南京的史料更胜一筹,还是扬州的考古发现锁定乾坤,亦或如一些学者所言,战场本就横跨两地,是一个复合型的遗址区。这场“口水战”都已经成功地为春秋战国古战场申遗项目,带来了一波巨大的流量。

希望有一天,南京和扬州能放下争执,淮安也能消解“意难平”,三地携手,共同去探寻那段尘封的历史。毕竟,保护和传承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远比争论谁是“正统”来得更有意义。

这片古老的土地,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骄傲,也值得我们共同去守护。



网友留言



六合1975才属于南京,之前一直是扬州管辖

恢复古九州吧,那时的扬州多大多牛逼啊!属于扬州虚子的东西太多了,争个皋州之地算个毛啊?还有把边疆地区都放弃了吧,许多地方本来也不是我们管辖的。  

文旅现在是盲目扩张,只要有由头立即去复古,等于打麻将有说法比下盘

六合本来就是扬州的啊!淮安凑什么热闹?莫名其妙!

肯定扬州呀,天下九州之一

镇江表示观望!

南京没资格,这战役是发生在六合仪征这片区域还波及到盱眙天长,南京什么时候正式成为一个城邑的  ,源头答案很简单: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铁瓮城

南京是孙权才开始建城的吧,春秋也没有南京啊。建邺,是建成南方的邺城。扬州是夫差建的,灭了邗国,建了邗城,干将应该是邗国的贵族吧,六合是邗国故土。

杨州到处抢冠名

维扬菜跟淮安没关系

京苏大菜的招牌不见了

这个争的有意思吗?争赢了会加工资或长养老金吗?该过什么日子还是一如既往过日子。

所以,什么叫做散装江苏嘛!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分别得清不?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www.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