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祖泰伯 至德与盛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说,泰伯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可谓至德。然而,从泰伯的行动来考察泰伯的精神,可以明显地看到,泰伯精神不是那种“从哪来,就回哪去”,而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建设家园",本质上是那种一无返顾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虽然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诗,说的是姬姓中的杰出人物周文王,但这也是姬姓中的杰出人物泰伯的真实写照。

《尚书·康诰》云:“作新民”,强调成为一代自新的人,实际上,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强调求新,强调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改善。《易传》亦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可见,从抽象的角度看,泰伯精神的本质是心胸宽阔的创新与革新,而不是守旧,更不是项羽的那种“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的狭隘的炫耀与骄傲心理,而是开辟新天地的盛德,而不仅仅是孔子所声称的谦让至德。

泰伯的创新与革新精神也表现在后世吴国工匠的创新,创造出比中原地区更优良的青铜制造技术,使吴国的青铜兵器名扬天下,也使吴国的军队战力大增。

谦德决非不辨是非,决非不分正邪。谦德的基础是时时处处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乾德是时时处处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达到完满。另外,谦德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庄重、恭敬、公正,也是为勤于思考备足条件,为利于在内心深处求索而备足条件,为创新、革新、日日新而备足条件。

创新是为了进取而在内心深处深思熟虑之后的谨慎辛勤的求索。日新之谓盛德,意思是,不断创新才是德行的丰厚。崇尚开辟新天地的吴祖泰伯之德,本质上是日新之德。弘扬泰伯精神,实际上是唯“日新之德”是从,是勤于思考,乐于创新,展现盛德。

孔子只说泰伯的至德、让德、谦德,而不提泰伯明显展示出来的开辟新天地的开拓创新的盛德与乾德,这有孔子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吴氏族人传承先祖精神文化与品质,不能不完整地领会与学习泰伯的至德与盛德(也就是谦德与乾德)。

实际上,泰伯让出王储之位,其让德存在争议,有谦让说,有派遣说,有宫斗说,而泰伯的开拓之行,无可争议,泰伯开辟新天地的盛德,完全没有争议。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11-3 16:32 , Processed in 0.1594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