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273|回复: 0

弘扬吴祖泰伯谦逊开拓的至德精神 庄周的至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1 11: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古籍之中,最早提到吴泰伯的,是《左传》和《论语》。这两本书都提到泰伯,而且都提到泰伯让位出奔的事件。《左传》里称“吴泰伯”为“吴大伯”,提到吴泰伯的人是士蒍(蒍的发音是委),提到吴泰伯的时间是公元前661年。《论语》里称“吴泰伯”为“太伯”,提到吴泰伯的人是孔子,提到吴泰伯的具体时间未知,应该是在吴国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说,孔子提到吴泰伯,是在士蒍提到吴泰伯起码150年之后。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仅提到吴泰伯让位出奔,而且提到吴泰伯是奔吴,并且建立句吴国。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吴泰伯一生的两件大事就是三让王位与奔吴立国。对于吴泰伯的这两个行为,当代吴氏宗亲解读其精神内涵为谦逊精神与开拓精神。这种解读是非常精准的。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吴泰伯,只说了吴泰伯的行为(让位),并且拔高了吴泰伯的行为(称吴泰伯三让天下,实际上,准确地说,吴泰伯是让出储君之位,而不是直接让出王位,而且当时的周国是小邦,并非天下,让出周国储君之位,其实并非让天下),然后孔子立即称赞吴泰伯为至德。至于这种行为,为何是至德,孔子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从侧面表示“民无得而称焉”。因为孔子不仅讲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且讲究春秋笔法,并不直接挑明,而是让你自己体会。

在《老子的德 以及老子的道 与 孔子的德 以及孔子的道 孔子的至德》一文,给出了分析,认为孔子推崇泰伯的至德,是在宣扬泰伯的孝的精神,孝顺是德行,而泰伯在受到委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孝顺,由于泰伯的父亲是周王,所以,这种孝行的直接结果是维护了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也就是说,泰伯在受到委屈的情况下,坚持了忠,这就是至德。因为孔子在赞颂泰伯的同时,还赞颂了虞舜与周文王,前者不仅孝,而且在忠孝不能两全之时,弃孝行忠,后者是忠,而且是在实力比效忠的对象还要强大的情况,仍然坚持效忠。这就是至德。

也就是说,无限的孝行,无底线的孝行,无限的忠,无底线的忠,就是至德。但是孔子不好意思这样说,所以用春秋笔法,含蓄地表达出来。至于大多数的平民读者能不能很快看得出来,孔子不一定在乎,只要最高统治者看出来了就可以了。

因为上文也分析到,孔子在《孝经》中提到,最高的孝是不仅自己名扬天下,还要自己名扬后世,并且还要自己的父母名扬后世。孔子也要求自己行孝,也就是要求自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孔子要利用最高统治者来为孔子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利用最高统治者来为孔子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孔子不断地宣扬要效忠最高统治者,不仅要效忠,而且要无限效忠,无底线的效忠,在最高统治者行为不轨时,在最高统治者力量相对不强大时,也要效忠。这样,历代的包括后世的最高统治者必然会不断地宣扬孔子的说辞,从而实现孔子扬名后世以及父母显名的目标。

但是孔子不敢直接这样说,不过孔子用春秋笔法表达了这个意思之后,只要最高统治者看懂了,就好办。至于做为被统治者的平民看没看懂,孔子是不在乎的。反正平民看没看懂,不影响最高统治者会不竭余力地宣扬孔子的说辞,拼命地为孔子扬名立万。

其实,孔子宣扬无底线地效忠,对于一个人类社群来说,并非没有益处。因为,有人说,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基于人类的生存。而孔子宣扬的效忠的文化,有助于国家对于兵员的动员能力和兵员在战场上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这个人类社群的生存。

孔子宣扬无底线地效忠,本质上是为了提升这个社会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容错率。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有错,被统治者仍然对其容纳与宽恕,从而,社会得以稳定,统治权力得以稳固。
而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希望提升的是对于最高统治者的纠错率。也就是说,当最高统治者出现错误时,平民能够及时纠正这个错误,包括靠罢免最高统治者的方式来纠正这个错误。这也就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本质。

但是,如上文所述,孔子为了方便地实现自己行孝的目标,并不在提升纠错率这方面做出大量的宣扬。但是孟子不同,孟子提出“民为贵”的论调,孟子不指望最高统治者为孟子扬名,孟子只指望天下万亿百姓民众记住孟子并为孟子扬名。孟子似乎比孔子更聪明。

也就是说,孟子主张提高社会的纠错率,不能让民众为最高统治者的错误买单。统治者需要容错率高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氛围与政治环境,被统治者需要纠错率高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氛围与政治环境。这是一对矛盾。

然而,无论如何,吴泰伯三让王位与奔吴立国的行为,仍然可以称之为至德,虽然不完全是孔子心目中的至德,但也是至德,这就是庄子的至德。

有人发文表示,吴氏宗亲弘扬至德精神,其目的是建立一个至德世界。而庄周在《庄子·天地》有云: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庄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至德的世界。所以这位作者提倡“闻庄周圣语,观至德之世”。

庄子的“不尚贤,不使能”,如同老子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其目的是“弱其志,使民无知无欲”,也就是引诱民众成为无知的愚民和无欲的无志的躺平族,即引诱民众成为弱智与弱志的群体,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如果是这样,这显然是一种极为反动的思想与行为。

因为,人类的发展必定是进步的,人类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文明。在人工智能文明之下,物质生产不需要人类劳动的参与,也可以保证极大的丰富,所谓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也就是说,即使人类“不尚贤,不使能”,同样可以衣食无忧,怡享天年。这就是至德之世。

庄子对于至德之世的描述,是尧舜时代的情况:上如标枝,民去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是故行而无迹,是而无传。

也就是说,至德之世,人人都是贤者,人人都是能士。但是人们并不在意这些贤与能,人们自然而然地处于贤与能的状态。从现代人工智能科技来看,人们能够自由地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能够愉快地接受学习,在愉快之中,学会技能,并且在愉快之中,自然而然地做出创造发明。不需要“尚”,也就是说,不需要“崇尚与引导” 。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愉快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保持着真诚的谦逊的态度,而不是过度谦虚的虚伪。同时,人们也愉快地积极地从事着开拓性工作,愉快地发明创造,不断地开创新的时代,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即不是弱智无能,更不是弱志躺平,而是闪耀着文明与智慧的光芒的自强不息与自我圆满。这就是庄周的至德之世。

这就是吴祖泰伯谦逊开拓的至德品质表现出来的至德之世,人人都是君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至德精神高度发扬的至德之世,人人都在自强不息,人人都在自我圆满,人人都在实现自我。这就是泰伯谦逊开拓的至德精神的功用与美好,也是弘扬泰伯至德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9 06:29 , Processed in 0.3206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