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古发现的吴氏族人祖坟山 真实的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3: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镇江大港十多座大型土墩墓的出土文物判断,这些大型土墩墓都是国君的陵墓,虽然考古学者对于大多数陵墓的墓主的名字有不同的解读,尚无定论,但是,在镇江大港的北山山顶土墩墓墓主是吴王余昧,这是完全确认的。因为在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余昧矛上面的文字,明确表明这是余昧的墓,而且墓中的青铜器上,还有余昧的弟弟蹶由的名字,甚至还有余昧的祖父穆(去齐)和父亲刺(寿梦)的名字。
余昧的墓确定了,附近墓制与出土文物类似的大型土墩墓,是吴国国君的墓,也就可以确定了,那么,这一区域是吴国国君的陵区,也就完全可以确定了。

一般情况下,国君的陵区与国都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二百里,可见,吴国国都的大致范围也就确定了。
图片
余昧矛

1984年镇江丹徒北山(现属镇江大港)春秋大墓出土青铜器

而且,一般情况下,国君的墓都是国君的继承者所建,可见,余昧墓是吴王僚建造,余昧墓的位置和规模也说明了这一点。

同样可以断定,泰伯墓是仲雍建造。泰伯奔荆,得一千多家荆蛮之民,应该有五六千人,泰伯仲雍在荆蛮经营国家四五十年,人口起码增加到上万。以余昧墓的规模来判断,一个长宽五六十米,高五六米的土墩,其土方工程量,一千个劳动力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在仲雍时期完全可以为泰伯建造一座大型土墩墓。

季札虽然不是国君,但是季札是王室重要成员而且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因此,季札的墓的规模与余昧墓应该相当,而且季札是去世于越国尚未攻入吴国之时,吴国此时尚有国力为季札建造大型土墩墓。实际上,江阴申港的季札土墩墓的规模确实不小,即使是现在也可以看得出来,只是现在当地的有关部门竟然在季札的巨型土墩墓的墓顶再建一个现代形式的小坟,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令人遗憾,更令吴氏族人无语。

由于余昧墓的确定,对于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无论如何解读,无论是宜侯还是俎侯,无论夨与吴是不是相通,无论宜侯是不是侯爵,还是吴国后来被称为子爵,都不能排除这是吴国国君的墓,都不能排除镇江大港这一地区是吴国国君的陵区。

无论国史还是家谱,都表明吴国国君是吴氏族人的先祖,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吴国国君的陵区是吴氏族人的祖坟所在地,是吴氏族人的祖坟山,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无论泰伯仲雍的墓在何方,都否定不了镇江大港这一地区是吴国国君的陵区,是吴氏族人的祖坟山。

从历史上看,吴国历代国君,有的有丰功伟绩,有的功德巨大,有的有功有过,有的功大于过,有的过大于功,但是他们都是吴氏族人的血脉先祖,吴氏族人的列祖列宗庇护子孙的舐犊之情都是永久的、永恒的,吴氏后人在祖坟山祭祀列祖列宗、血脉先祖,或以崇敬之情缅怀先祖,或以谦逊之心检讨过失与不足,都是祭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总之,任何否认这里是吴氏族人祖坟山的论调,都是数典忘宗,任何以泰伯墓在某处(无论其若干重大疑点有没有被排除)为理由而否认这里是吴氏族人祖坟山的论调,都是企图分裂族群,制造分裂,也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这些论调对吴氏族人都是极为有害的。每一个吴氏族人应当慧眼认清,不被蛊惑。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color=var(--weui-LINK)]一座普通小山 一位至德君主  一对模范夫妻  两个顶级杀手[color=var(--weui-LINK)]复姓诸葛 或来自于朱方句吴[color=var(--weui-LINK)]考古呈现出来的天意 指引着吴氏族人祭拜列祖列宗[color=var(--weui-LINK)]吴洪浩:感言(湖北吴氏宗亲总会会长吴合林兄弟代表湖北宗亲支持世吴总会吴汉龙会长 保护吴氏祖坟山的所有行动)[color=var(--weui-LINK)]吴洪浩:遥祭祖坟山[color=var(--weui-LINK)]吴开源:为无锡人的大局意识点赞[color=var(--weui-LINK)]保护祖坟山是全球吴氏第一要务[color=var(--weui-LINK)]吴开源:考察吴氏祖坟山归来的嗟叹[color=var(--weui-LINK)]网友略论《吴国王陵区初探》[color=var(--weui-LINK)]吴文化研究学者齐聚莞吴会,共探泰伯历史与吴文化未来[color=var(--weui-LINK)]大港土墩墓 - 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王室贵族墓地[color=var(--weui-LINK)]【历史考古】丹阳重大发现——吴国都城 吴国历史足迹曾走过何方?[color=var(--weui-LINK)]世吴总会:办泰伯书院 扬优秀文化——再论泰伯书院[color=var(--weui-LINK)]吴王阖闾陵(苏州虎丘) 印山越王陵  以及 秦始皇陵[color=var(--weui-LINK)]江苏镇江 句容先吴博物馆(句容江南土墩墓博物馆)[color=var(--weui-LINK)]从荆蛮到朱方 姬周势力锲入湖熟文化与马桥文化[color=var(--weui-LINK)]苏州博物馆 叶文献:论吴人土墩墓[color=var(--weui-LINK)]南京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伯奔吴至横山的传说[color=var(--weui-LINK)]吴龙保:梅里在哪里 ?[color=var(--weui-LINK)]泰伯奔荆 与 泰伯奔江[color=var(--weui-LINK)]至今1111年的苏州泰伯庙 与 至今525年的无锡泰伯庙[color=var(--weui-LINK)]金山网:镇江是吴姓的发祥地之一[color=var(--weui-LINK)]陕西岐山 岐阳村 周三王庙  周太王陵 东坡村 泰伯庙[color=var(--weui-LINK)]陕西宝鸡岐山县 叩村(北郭村)泰伯庙[color=var(--weui-LINK)]大别山 天堂寨(衡山)— 泰伯仲雍 南岳是止[color=var(--weui-LINK)]泰伯的曾孙仲奕  阎氏开姓始祖[color=var(--weui-LINK)]鄂州 葛仙楼    句容 葛仙观    丹阳 葛城遗址[color=var(--weui-LINK)]雍州吴山祭祀遗址 吴阳上畤祭黄帝 吴阳下畤祭炎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8-2 00:50 , Processed in 0.2929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