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史:張守节对无锡的误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21: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守节的误读《史记》,遭到了后世很多学者的严厉批评。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批评张守节说:“这些都说明张守节恰恰最拙于地理,根本不知古今地名的变迁,误以为千古名”。钱大听还说:“张守节的误注《史记》地理名词,给后人解读古代地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实在是《史记》的干古罪人”。

实际上,张守节这段话本身就自相矛盾。“无锡县东南六十里”(编者注:唐代一里是454.2米,六十里相当于今54.5里),应在今苏州市境内,怎么可能是今无锡梅村?如果吴都在无锡梅村,如何“诸樊南徙吴”?难道把吴都南迁到太湖里去吗?或者迁到太湖以南的今浙江境去吗?但无锡一些书刊、报纸、地方志、谱牒却避开此说的矛盾性,“添油加醋“地宣传“无锡梅村是泰伯居地,是泰伯到阖间之前共计600多年的勾吴国都城是吴文化发源地和中心”。有人还别出心裁地编出一些"传说故事”,想以此证明太伯当年奔的就是今无锡梅村。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无锡扩建“泰伯陵园”,连年举办“吴文化节”,在梅村集镇造"泰伯城”,邀请中央电视台拍专题片,大规模网络炒作,等等,铺天盖地般地宣传“无锡梅村梅里说”。在这种“大气候”影响下,有关专家的声音被淹没了,“小丹阳横山梅里说”被覆盖了,国内外吴姓人纷纷到无锡朝拜、投资。这实在是有悖尊重历史原则。

从文史依据角度看,“小丹阳横山梅里说"注重以据说理,并且有一份据说一份理:而”无锡梅村梅里说“明显是以讹传讹,以随意编出的“传说故事”为支撑,"勾兑了权力造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8-14 01:10 , Processed in 0.2910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